公告

您所在的位置: 楚都宜城網(wǎng) > 部門聯(lián)辦 > 楚都文藝

隨筆∣沒事兒多讀書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3-30 來源:荊楚網(wǎng)
   分享到:

   斯馬這廝

有個藝術擺渡人說,她特別喜歡聰明的藝術家。“我欣不欣賞藝術家,我會有一個很私人的判定標準,我會去觀察他有沒有大量閱讀的習慣,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,是我喜歡篩選一個藝術家的標簽!

她說,特別聰明的人,知識特別淵博的人,另外加上他的思想的深度,他總能夠發(fā)現(xiàn)一般人還沒有發(fā)現(xiàn)的那個點,然后他總能出其不意的在某一些地方找到他自己的思想的出口。其實他的藝術作品,無論是哪種形式,都是他在表達自己,他想把他的發(fā)現(xiàn)、他的探索,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的東西,通過他的作品他是記錄下來,他想要跟“懂”的人去交流。

它不是文字,它不是語言,就是他的藝術作品(其實,藝術作品也是語言,是一種不同于文字或話語的語言),是一種獨特的表達和記錄的方式。所以,她特別喜歡的藝術家,首先他知識淵博,其次他真的有思想的深度,還有他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聰明,不僅僅是聰明是超出常人的聰明。只有這樣的人,他才能夠放下很多這個時代賦予的觀念、束縛、規(guī)則,他會有自己的東西,而且這個東西它一定是有突破意義,并且是對未來有啟發(fā)意義的。

有人反對她的觀點——“讀太多書,掌握很多知識……太聰明的人比較適合從事做學者、教授,搞學術理論那幫人,真正純粹的藝術家不需要太多聰明的元素,思想越簡單越純粹越好,而且需要花大量的經(jīng)歷去觀察大自然和社會人文之間的獨特視角,然后用自己的體會感受和所理解的藝術語言表現(xiàn)出來。”

只是,你很難弄懂,說這話的人如何在“獨特視角”與“簡單、純粹的思想”之間找到一種平衡。

也有人說,真藝術家一直關注的是“那個上限”,他的所有閱讀、行為、思考都是用來突破那個上限的,除此之外幾乎無暇顧及其它。偽藝術家則不斷地在他的上限和下限之間來回活動,設法變現(xiàn)。“我做不到前者,但心向往之!

有人說,藝術家閱讀量大,會升華他的藝術語言。而這種“升華”,一定是基于“思想的升華”,然后才有“語言的升華”。并且,“閱讀”的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“書”,它是包括其經(jīng)歷和閱歷的。

我有時也跟朋友談到一個觀點,你不讀書、不體驗、不思考,就不會有思想,要是你沒有思想,你拿出來的東西有何意義?有人是很反感“思想”的,他只想“附庸風雅”,裝出一副很有“文化”的樣子,就像寫了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的吳趼人在小說《情變》里所說:“那班鹽商明明是咸腌貨色,卻偏要附庸風雅,在揚州蓋造了不少花園!

這個社會,混圈子的人多,膚淺又喜歡裝模作樣的人也多,這位藝術擺渡人所說的話,她也只是說給“懂”的人聽,以佛家的話說,也是“佛渡有緣人”,這是“機緣”。我也知道,有人會把這視作“文人相輕”,或者丟出一句“藝術本來就沒有標準”。

愿意信這些話者,我想補充一句:讀書一定要讀“有價值的書”,讀那種“有腦子的人”寫的書,它能幫你打開視野,能給你啟示,讓你獲得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世界,那是你創(chuàng)作的基石。

草于癸卯年閏二月初八



關于我們 | 版權聲明

地址:宜城市融媒體中心(宜城大道39號) 郵編:441400

聯(lián)系電話:0710-4221100 360網(wǎng)站安全檢測平臺

工信部備案編號:鄂ICP備20009678號-1
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登記備案號:鄂新網(wǎng)備0304號

清廉宜城